让“南京地税”的品牌更响亮 凸显地税服务品质
“请问个人出售商业用房,能否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?”、“我有一处房子要出售,请问营业税该怎么交?”日前,南京市地税局总经济师唐跃、处长王火生走进电台的“政风热线”直播室,就南京市地税局发挥税收职能、服务地方发展、服务纳税人等广大听众所关心的地税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直接的交流。
作为直接为地方政府输送“血液”的部门,2008年上半年,南京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216.76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3.37%。其中,税收收入145.83亿元,增长22.84%;社保费收入完成61.61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7.26%;非税收收入完成9.32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8.7%,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在打造“南京地税”服务品牌的征程上,南京地税人从未有过半点松懈……
强化责任意识,凸显地税服务品质
“要不是税收管理员这么细心负责,我们企业就要遭受无可弥补的损失!”这一天,某房地产公司的张会计握着白下地税分局税收管理员小何的手,连连致谢。
在不久前的房地产企业注销检查中,小何没有依赖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,而是认真检查企业的涉税资料。通过仔细检查,她发现企业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多缴纳了10万余元土地增值税,导致少缴企业所得税2万余元。随后,在她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,企业办理了土地增值税的退税,同时补缴企业所得税,顺利完成了注销手续。她以自己的强烈责任感和工作能力,不仅为企业挽回了损失,也保证了应缴税款一分不少入库。
在南京市地税局,像这样敬业、精业的税务干部不止一个,这样热情、周到的服务比比皆是。为了将服务落在实处,南京市地税局出台了一系列纳税服务方面的措施。该局在全面整合办税服务厅、税收宣传、12366咨询热线等纳税服务资源的基础上,将全市办税服务厅的5类窗口简并为申报纳税、发票管理和综合服务三类。与此同时,该局的其他服务,如首问负责制、“一站式”服务、限时服务、节假日预约服务等等,都得到了纳税人肯定和认可,受到了纳税人的欢迎。
特邀外部“两员”,实地监控政风行风
5月纳税申报期的一天,沿江地税分局办税服务厅出现了这样的一幕: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来到大厅,不进行纳税申报也不购领发票,而是这边看看那边瞧瞧,不时地跟前来办税的会计聊点什么,还掏出小本子记录下来。大厅的工作人员觉得很奇怪,但还是认真细致地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。
原来,这位先生是该局聘请的特邀外部“两员”――行风监督员和党风联络员。为了更好地优化税收服务,提高工作效能,强化政风行风建设,沿江地税分局特聘了一批外部“两员”,对分局政风行风进行监督,查找问题,发现不足,不断改进。通过这一措施,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分局的各个具体岗位、环节前沿,做到工作运行到哪里,外部“两员”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。
只有实地了解,才能有最切实的体会。在行风工作中,南京市地税局全面深入查找系统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差距,分析原因,落实责任,及时整改,并通过走上街头、走进企业、走村入户、走近群众等多种形式,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,进一步推进了地税系统作风行风建设。
构建坚固平台,打造廉洁干部队伍
“地税局与我们企业签订勤廉互督公约,这不仅是地税部门的一个勤廉承诺,也是对我们企业的一种很好的监督和要求,通过互相监督进一步融洽征纳关系,实现税企双赢。”手里拿着江宁地税局刚刚送来的《勤廉承诺书》,南京金箔集团财务部长对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。据统计,该局共向全区9340家企业纳税人发送了勤廉承诺书,与全区548家重点税源企业签订了勤廉互督公约。
为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,南京市地税局先后提出了“三宽四善五要”和“提升五种能力”的要求,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。在2006年征管机制调整中,该局进一步压缩机关,为税源税户多、征管任务重的属地分局增配人员,将186名干部充实到征管一线,使分县局机关科室人员由原来的占比33.6%减少到28.6%。同时,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“六员”培训和江苏省地税局关于开展“5+X”培训的总要求,该局突出在岗培训和税收业务专家型人才培养,努力提高科学性、针对性、实效性。从去年开始,该局在全系统开展以组织收入好、执法形象好、管理服务好、征管(行政)效能好、队伍建设好和环境秩序好为主要内容的“六好科所”创建活动,从思想上对税务干部进行把关教育,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,树立南京地税的良好形象。
后记:
辉煌的成绩只代表过去。面对未来,南京市地税局提出要在“三个一流”实践中奋勇争先,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创新为驱动,大力组织收入,深入推进依法治税,强化税收征管,优化纳税服务,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,为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、建设新南京做出新的贡献!
时间:2008-07-18 10:24:15 责任编辑:shixuewei308
课程推荐
-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
-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
-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